课程名称:中国近现代人物评介
课程编号:222024
开课系部:马列部
教 研 室:邓小平理论教研室
授课对象:全校本科生三、四年级
课程性质:公共选修课
计划课时:30
使用教材:《<中国近现代著名人物评介>内容提要》,马列部邓小平理论教研室,2000年编。
课程组成员:
|
姓名 |
性别 |
年龄 |
专业/学历 |
学位 |
职称 |
首次讲授时间
(外聘只填单位) |
首席主讲教师(或课程组负责人) |
张国星 |
男 |
47 |
中共党史 |
硕士 |
教授 |
1999 |
任课教师
(含外聘) |
李艳 |
女 |
42 |
中国近现代史 |
硕士 |
教授 |
1999 |
刘杰辉 |
男 |
38 |
中国近现代史 |
硕士 |
副教授 |
1999 |
喻维华 |
男 |
42 |
中共党史 |
硕士 |
讲师 |
1999 |
郑雅茹 |
女 |
49 |
中共党史 |
硕士 |
副教授 |
1999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课程内容概要(300字左右):
《中国近现代著名人物评介》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二、三、四年级的本科生。30课时内向学生介绍6至8位中国近现代的著名人物。这些人物既包括政界的著名者,也包括军界和学界的著名者;既有正面人物,也有反面人物。通过对他们一生主要事迹的介绍,评介他们的信念、追求,成功、失败,变化、功过。以使学生从著名人物的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教训,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,明了个人的前途和发展与民族的命运不可分离。使学生深厚人文素养,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,增强忠于党、忠于人民、忠于法律的自觉性。所评介的著名人物有:洪秀全、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康有为、梁启超、孙中山、蒋介石、陈独秀、胡适、梁漱瞑、汪精卫、林彪、张作霖、张学良、周恩来、冯玉祥、段祺瑞等人。
教学方法与手段: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。用3-5学时播放相关的影象资料。
考试方式:本课程为考查课,期末考查一般采取当堂开卷的笔试方式。
课程建设现状、目标、时间和措施:本课程为公共选修课,开设本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安大学本科生的人文修养,增强他们忠于党、忠于人民、忠于法律的自觉性。目前,本课程有教师7人,其中正教授2人,副教授2人,讲师3人。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。年龄从32岁到47岁,呈正态分布,师资力量比较雄厚。我们在2000年已经编写了《<中国近现代著名人物评介>内容提要》若在校内使用。拟在2008年前建成全校有影响的公共选修课。具体措施为:1.课程组全体任课教师努力充实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;2.编写正式教材一种——《中国近现代著名人物评介》;3.改革考察方法。除笔试外,是使平时成绩占到50%。平时成绩包括提问、讨论、口试等等。 |